地矿新闻
陕西地矿物探队研发的“150kW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探测系统”达国内领先水平
8月2日,陕西地矿物探队研发的“150kW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探测系统”由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组织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,专家组认为本成果面向国家战略需求,针对深部资源勘探技术难题,研制了“150kW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探测系统”,开发了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,实现了频率域电磁法(CSAMT、SIP等)、时间域电磁法(TEM、全域视电阻率法、地空瞬变电磁法等)、直流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等探测功能,该系统在大功率多功能电磁发射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,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。
据悉,该探测系统在陕西地矿集团2轮科研专项资金项目和省国资委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的资助下,攻克了高压发射控制技术、大功率整流逆变技术、长稳时钟同步控制技术、高灵敏度磁感线圈制作技术、卷积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技术5项核心技术,取得了3项创新突破;获得了专利授权7项,其中发明专利3项;发表论文7篇,其中SCI论文1篇;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5项:2022年获得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二等奖、西安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,2023年获得陕西省企业“三新三小”创新竞赛一等奖、陕西省第七届职工科技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三等奖,2025年获得“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”二等奖。
成果转化方面,以150kW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探测系统为核心技术,在陕西、西藏、新疆、内蒙等省区进行了推广应用,近年来完成了中国地质科学院、中国地质调查局、陕西地矿集团、相关地勘单位等项目23个,找矿成果潜在经济价值约11亿元,其中在7个地勘项目应用中取得了较大的找矿突破,同时也培养了一批青年技术人才和一支科技创新团队,未来将重点推进“150kW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探测系统”在深部找矿、地热、油气、隐蔽致灾勘查等领域的应用示范,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应用,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,加快构建实用化科创体系。
↓下一篇:把坚守写进每块样品里的秦岭地质人